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三百七十一章统治就是忽悠  (第3/4页)
    “哦…”刘彻点点头。    自打皇帝老爹驾崩以后,薄太后就天天哭,眼睛都快哭瞎了。    看得出来,薄太后对先帝的感情非常深厚。    想了想,刘彻嘱咐道:“吩咐太后身边的人,好生劝劝太后,不可太过伤心了!”    “诺!”    “还有什么事吗?”刘彻问道。    “回禀陛下,奴婢听说,今日刑曹令吏张汤大宴宾客,估计有好戏看…”王道小心翼翼的道。    刘彻一听,立刻就知道,哪里是估计有好戏,那是肯定有好戏看!    刘彻当皇帝后,这情报系统就被他牢牢掌握住了。    自太宗孝文皇帝起,刘氏就特别重视情报工作,尤其是在夺权过程中,无孔不入的细作,发挥了重要作用,从那以后,刘氏就对情报体系,格外的亲睐。    时至今日,虽然,像明朝锦衣卫那样,连大臣晚上吃饭吃了几碗饭,跟谁睡觉,晚上起来撒了几次尿皇帝都清清楚楚的程度,还做不到!    但是,大臣们的公开活动与言论,以及一些私底下不那么隐秘的小动作,还是能观察到的。    而目前,王道就负责所有的情报汇总。    所以,张汤家,今天肯定会很热闹!    这么想着,刘彻心念一动,道:“传令,备车,朕要亲往张宅一睹!”    “诺!”王道点点头,躬身领命下去安排天子车驾去了。    等王道走了,刘彻轻声低语了一声:“这帮家伙,也不知道给朕省省心!”    对于张汤颜异和汲黯,最近跳得很欢的所谓内史之争,刘彻洞若烛火。    这些家伙啊,翅膀硬了,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念头了。    不过这是好事情!    刘彻需要这样有想法和目标的大臣。    像张欧那样尸位素餐,以碌碌无为当成无为的家伙,有多远死多远!    只是,内史这个位子,他们就别想了!    刘彻已经有了人选!    故汉中太守田叔!    这样一位老臣子,出任内史,一则可以很好的管理这关中郡县,二则,也有利于刘彻目前统治的稳固,    最重要的是,田叔是自己人!    另外,刘彻目前正在研究,把那些过去的元老大臣,致仕名臣,重新请回长安。    当他施政的顾问团。    譬如张释之啊,冯唐啊,申屠嘉啊,甚至就是一百多岁的张苍,只要他愿意,刘彻也马上派人去用驷车恭迎。    免得以后太史公说什么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了…    更能告诉天下人,新天子,尊老爱幼,敬重名臣。    最重要的是,这些元老大臣,经验丰富,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,有了他们,刘彻就能全面客观的进行政策的调整。    名义嘛,就用类似天朝的中顾委一类的名义好了。    将他们捧得高高的,但却不给决定的权力,只给建议的权力。    刘彻知道,这样做的好处,多的数不清楚!    唯一的弊端在于,发展到最后,很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利益集团,甚至,在此基础上出现世家门阀政治的温床。    后世天朝,不就是如此吗?    所以,刘彻一直很犹豫,一直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。    不多时,王道就过来回报:“陛下,车驾已经准备妥当,仪仗也准备好了,需要通知张令吏吗?”    刘彻笑着挥挥手道:“不必了,搞搞忽然袭击也是蛮好的嘛!”    “另外,传令下去,不必在朕的行进路途上实施戒严和禁止通行!”刘彻补充了一句。    “诺!”王道点点头。    其实,刘氏天子出行,对通行的街道实行戒严和清道,在刘彻看来,多此一举!    最起码在长安城是这样的!    按照制度,天子出行,有专门的御道。    这条道路,只许皇帝和太后以及太皇太后通行,其他人,就是太子也不能走这条路。    而御道非常宽敞,足够并行两辆撵车。    天子的随行卫队和仪仗,又多达数百甚至上千。    就算是超级赛亚人,也没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,对皇帝实施斩首战术。    只能说,当初发明这个制度的叔孙通简直是被害臆想症晚期患者…    出了司马门,刘彻的天子御驾,在卫队的保护下,从武库,直接驶向尚冠里。    一路上,无数民众纷纷露出诧异的眼神。    太奇怪了!    有史以来头一遭,皇帝出行,没有实行严格的清道和戒严。    只有两队骑士,在御道两侧,来回巡视。    许多都颇为好奇,纷纷在道路两侧围观起来。    刘彻兴致上来,居然探出一个头,对着围观民众招手致意,嘴里还喊道:“父老乡亲们好,父老乡亲们辛苦了!”    这让他有种类似天朝BoSS阅兵仪式上喊:“同志们好”的感觉。    简直从头爽到脚,每一个细胞都在呻吟。    因此,他虽然明知道这样,明天御史大夫跟左相国以及宗正肯定会找他麻烦。    但他依然觉得值了!    如项羽所说,富贵不归乡,如衣锦夜行!    他如今已经当了皇帝,君临天下,是这亿兆生民的共主,不满足一下自己,怎么行?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