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2章少了严厉 (第2/2页)
街捡冰糕棍儿和杏核桃核,积攒到一定的量后卖到收购站,几毛钱还能买铅笔作业本呢,一角钱两袋的自制“汽水”也是孩子们的热爱。 大热天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般,前街后街不消停,来一袋井水降温的汽水,顿时感觉透心凉,说是汽水。 其实懂的也都知道哪是什么汽水,无非就是白开水兑点糖精,再加点色素,然后封上口就可以叫卖了,大家喝的是那个气氛和情怀。摆摊的一天卖个八毛块吧的,也还不错,小人书摊前,小学生模样的孩子们,或蹲,或席地而坐,手搭肩,头挨头,伙看着一本小人书。 《渡江侦察记》,《三进山城》等传奇谍战故事是男孩子的首选,《刘三姐》,《红楼梦》等戏曲情节是女孩子的最爱。马戏杂耍和唱戏也是会期必备的娱乐项目。 当然胸口碎大石出现意外内伤这种在会期上是行不通的,一袭红装的“红牡丹”身手敏捷,马上马下翻飞如燕,惊险刺激。 面容姣好,画着浓妆,身段柔软的杂技团的小演员们,或顶碗,或走钢丝,或变戏法,引来了阵阵惊叹叫好声。唱戏的也很多,有本地的,也有外地赶来的。每每这时,老爷庙的戏院里挤满了老头老太太,早早的搬着马扎凳凳,有的坐砖块石头。 年轻人多在戏场里游荡,跟卖瓜子的老大娘买上一毛钱一茶杯的瓜子,边嗑边踅摸着哪个俊姑娘帅小伙,搭个话,抛个媚眼啥的,一年一次的会期当然还有另一项节目,是属于成年人的节目。 这个风气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,听说是从南方过来的人组织的,他们会选一块空旷的平地。 然后扎一顶大大帐篷,里头是脱衣舞的节目。只要走后门给管理部门塞了红包,反正也没人管,这种场地都是有打手看场的,估计也没人愿意管,所以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公众视野。 进场按人头收费,5元钱才能进去看,这个消费算是高消费了,有钱的男人会进去坐半天,满足压抑的欲望。 没钱的人只能围在帐篷周围乱转,一对饥渴的眼神,乘着人进人出掀门帘的时候,或者里头半裸的女人走出来拉客的时候,瞟上几眼。这种进去看的一般都是中年人,他们身边的娘们已经变得年老色衰,没有吸引力了。 况且他们也不差这五元钱来消费,但王子秋可没钱进去,他口袋里别的几张一毛的五毛的,还都是平时从王艺竹买菜剩的找零,乘她没注意收起来的。子秋的心思现在都在mama和苏芷薇身上了,对于那些浓妆艳抹的女人,也确实没啥兴趣。 路边红梅戏班也在搭台演出,看了一会没看到苏芷薇在场,人多起来就会杂,除了卖吆喝也赚不了几个钱,她估计也不稀罕这种环境下抛头露面。 和小伙伴对钱啃了袋方便面,子秋就和刘强分开了,剧团大部分的人都过来了,苏芷薇那里应该没人了,子秋想去找她。这几天都在家里陪母亲修复二人差点破裂的关系,没有去找过苏芷薇,少年憋得闷的慌,确实有点心痒痒了。 回去的路上,王子秋碰到了语文老师李春玉,她孤零零的一个人,在路边的小摊上在挑选着蒲扇和的确凉衣服。子秋本想低头躲着走过去。 不过还是被她先看到了,李春玉周末没有课就跟着出来买点东西,不在课堂上,她也少了严厉,和谁都想打下招呼,都说人老了会念旧,李春玉可能就是这个样子的,子秋回了几句向老师问好的话就走开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