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莺啭_第106章世子国公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06章世子国公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106章 世子,国公

    老太君以年事已高,不想离老国公太远为由拒了,并将祁尚儒夫妇叫到跟前好生交代一番,二人含泪跪拜。

    思珍抱着自家祖母哭了一场,便去法妙寺将这些消息告知如莺,如莺大惊,未想到情形竟是这般坏。次日,岑氏亦上山来,让她收拾东西快些回去,到时,岑家与公府二房一道走,安家亦是一起。

    ***小郑氏领着婢女在会客堂等如莺收拾衣物。桌上的茶上了又凉,凉了再上,如此反复,不知过了多久,如莺才出来,小郑氏起身,正欲问出了何事。

    却见如莺仍是一身居士素袍,头上僧帽亦未摘,道:“莺姐儿?”如莺礼道:“夫人见谅,方才耽误许久,我亦是想得清楚,金陵我便不去了。

    我曾为母佛前许愿,三年修行,抄经百卷供奉佛前,如今三年之期未满,百卷经书不足,我不可就这般离了法妙寺。否则太过不孝。”小郑氏吃了一惊。

    她向来面子上做的好,安庆林因她识大体,尤对她高看一眼,她这趟来接如莺,不得以为之,知如莺有留下之心,惊诧之余,悄悄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他们一家四口已适应京城生活,安庆林仕途平顺,她生意,管家两不误,子女不出么蛾子,这便是她想要的日子。

    安如莺一回来,家中便说不出的怪异,但规劝之言不可少,她道:“你孝心可嘉,你母亲九泉之下亦不会怪罪与你。换了金陵佛寺,再把经书奉上亦可。

    京师太危险,我来前你父亲再三叮嘱,必要接你回去。”如莺道:“京师有宰辅大人,各位守城将军同在,必不能教贼子攻入。贵妃高义,留守宫中,我区区一小女子,不过是为着全了一片孝心。”

    话说至此,小郑氏再无他话,小郑氏将如莺之话传给安庆林,安庆林大怒,过不了几日,仍是放心不下,却是带上岑云舟同去法妙寺。男客不受接待,只能侯在山门外,如莺出来,竟见自己父亲与岑云舟同来。

    她上前行礼,安庆林道:“莺莺,连圣驾都要南迁,京城不宜再留,如今各府都在收拾行礼,你莫要耍小孩子脾气,快快收拾好衣物出来,”如莺又将与小郑氏说的那番话再说一回,安庆林气得一甩衣袖,去了轿中。云舟道:“莺莺!”

    他比从前更高些,褪去少年人的青涩之感,已隐隐有些利落稳健之风,他入吏部半年,在吏部做着知事,他祖父原便是吏部任职多年致仕的,他父亲现是吏部侍郎,很得老尚书青眼。

    故他尽管只是小小知事,却无人敢看低他。“云舟哥哥,”如莺亦是在及笄那日与他见过一回,二人时有书信往来,她言语间多规劝他,他却不听,她亦不再相劝,道“你是来与我辞行的么?”

    云舟道:“我不是与你辞行,是想让你与我一起去金陵,你是不是在安家不快活,那便来岑府吧。”如莺道:“哥哥,如今我母亲不在,我能为她做得只有这些。方才对我父亲所言,旁的不说,关于为我母亲抄经之事,绝不是托辞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呢,莺莺,你是如何想的?你便这般狠心,要与我隔江互望?你可知战事一起,不知何年何月你我才能相见!”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,想到战火一起,届时她生死不知,他便不敢再往下想。

    她想到二人相识之时,盛世太平,百姓安乐,虞氏还在,安源城中糕点铺子香味弥漫,他带着她满城走,她欢喜雀跃。

    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