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06章世子国公 (第2/2页)
今战乱四起,民不聊生,虞氏已逝,她同无根浮萍般飘飘荡荡,跪在佛前念经之时,想着虞氏音容笑貌,便觉心有所依,日子不算难过,时移世易,一切都回不了她十三岁那暮春时日。 若她与他一直在安源,便又是另一番情状,她落下泪来,道:“哥哥在吏部半年,身上气度大变,与你我初见之时,大不一样了,哥哥这样便很好。 你是家中独子,有你该尽之责,我是我母亲独女,亦该尽责,你我婚约之事,我早便说过,哥哥不必被它拘住,若遇好的姑娘,莫要辜负。” ***安庆林没能带走如莺,云舟亦失魂落魄出了山门,如莺说的没错,他是家中独子,身兼祖父,父亲期望,不可任意行事。 但凡他有一两个兄弟,他便也死守京城,他回家便闭门不出,连晚膳亦未用,一夜昏睡,第二日便昏沉沉起不了床,他由此大病一场。岑府请了大夫,道是偶感风寒,无甚大碍。 只是年纪轻轻,思虑太重,竟不知何事郁结于心,这身子受伤后并未复原,故而引得肝气虚亏,伤了脾肺。岑广安问了岑氏,才知因了安府之事,大怒,当即与安庆林退了亲。岑云舟直到金陵,方知自己父亲为自己退了亲,此是后话。 如莺那日跪在山门外地上,朝安庆林行大礼,跪地磕了三个响头,额角青紫肿起,思珍来之时,青肿还未消散,她从祁世骆那得知,岑云舟为了她病倒之事。 岑云舟大病,祁世骆上门看望,他仍托祁世骆寻思珍去劝如莺。思珍心下一叹,知如莺虽年岁小她一岁。 看着娇小纯真,实是个主意大的,一旦打定主意,必不再随意更改,故她今日是来同她辞行的,她道:“三日后便要启程南下,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,我是家中嫡幼,自幼身边无meimei。 那年见了你,便与你一见如故,你要留法妙寺,我知劝不动你,旁的话不想多说,你要好生珍重。” 二人眼中含泪,临别叙话。岑氏忙着照顾岑云舟,如今婚事已退,她心下一叹,又遣人为如莺送了一回东西,她自己便没再去。 皇帝携大半个朝堂的臣子连着各府家眷于十月中起身南下,身后还有好些商贾巨富与平民百姓。昔日繁盛京城立时空了大半,便连法妙寺亦空荡起来。 寺中好些居士随了家人南渡,亦有些比丘尼去了南边寺中,如莺如常晨起洗漱,做早课,同众尼一道用斋食素,再回厢房为虞氏抄经文。半日经文抄毕,便去午膳。 午后无事便歇一会午觉,若寺中有事,她便搭把手,得闲也看些书做消遣。夜来卧躺,想得是从前之事,从前之人,想思珍,云舟到了金陵可曾安顿下来,安家四人怎样了,又想祁世骧,已是一年又大半年没了音讯。 她想到五年前,他自她家假山上忽得跃下,吓了她一跳,之后欺负她,她扇了他耳光,二人针锋相对,似有前世宿怨,后来他道出他心悦于她,便厚了脸皮,她从前不觉得他会遭不测,自虞氏之事后,便不敢轻易信他会好好回来。 她那时对祁世骁道他武艺不凡必会平安之语,不过是宽慰祁世骁,亦是宽慰自己。思珍临行道,祁世骁亦未走,公府大房,宫中贵妃,世子,国公,皆留守京城。皇上临时给了祁世骁一个四品云麾将军的头衔。 她不知这头衔是何意,是否要与朝中禁军一样,北上抵御辽东王的叛军。腊月二十九,公府婢女为她送了吃用之物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